第681章 定三越 (中)_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
笔趣阁 > 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> 第681章 定三越 (中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681章 定三越 (中)

  公孙敖出兵的时候,身边不过带了千余人。

  这些大都是南北二军之中出身南方的军士,还有一部分是羽林军里的年轻人,跟着过来镀金的。

  可让人难以置信的是,跟在他们后面的民兵,数量却是多到让人头皮发麻。

  仅仅是离开长安城的时候,身后就跟上了千余人马。

  等到了函谷关的时候,已然是多达数千人追随。

  这些渴望通过战功,从而获得赏赐进入南北二军的关中汉子,以地方游侠,中产良家子,勋贵官吏子弟为主。

  他们大都骁勇,而且家中颇有资产,能够装备得起兵器马匹,以及远行的花费。

  实际上想要跟随的人更多,只不过这些人没有马匹也没什么钱,追了一段路程追不上,只能是遗憾回乡。

  汉家是全民皆兵,所有成年男丁都要服役两年。

  只不过服役期满之后,绝大部分人都是各自回家,各找各妈。

  只有极为出色的,才会被选入南北二军之中,成为常备军,从而吃上真正的皇粮。

  不但能够吃饱拿足,还能够通过战功获得爵位,从而提升社会地位以及获得丰厚的赏赐,这才是众多人宁愿自费做民兵,也要追随朝廷打仗的真正缘由。

  若是宋末明末的时候也是这样,哪里还有鞑子的什么事儿。

  只可惜那个时候,儒家文官集团占据了几乎所有的利益,丝毫不肯分给别人一丝一毫,没有好处自然也就没人愿意卖命,结果自然也就可想而知。

  等到公孙敖一路东出至江畔,过江之后抵达会稽郡的时候,跟随而来的各地民兵甚至高达数万之众。

  这数量太多了,公孙敖也不能放任他们随意行动,因为很有可能会祸害地方。

  他抽调人手将这些民兵暂时收编,提供物资粮草补给,不过却是没有俸禄。

  至于正兵,之前就已经在环绕三越的各郡都已经集结起来。

  此时集结在会稽郡的郡兵,约有三万余人。

  “李都督。”

  公孙敖寻得李当户,询问道“水军海船准备的如何了?”

  “将军。”面对着已经被拜为后将军的公孙敖,李当户很是恭敬“水军有四百料大海船二十三艘,二百料小海船四十九艘。”

  公孙敖再度询问“可运多少兵马?”

  李当户愣了下“不是运粮吗?”

  在他的印象之中,除非是与对方的水军打仗,否则的话水军的作用不就是运送粮草军资的吗?

  “某心中已有计较。”

  此时大汉在五军都督府里挂名的正牌将军就只有两位,一个是作为威慑力留在长安城威慑匈奴的卫青,还有一个就是公孙敖。

  这等身份之下,公孙敖也是难免有些傲然,话语之间也没有往日里的那般客气“东瓯国向朝廷求援,说是闽越叛军已然攻至东瓯(温州)城下。某有意用海船运兵直抵东瓯城,打闽越

  人一个措手不及。”

  李当户眼神一亮,当即赞叹“这是个好办法!”

  这个时代里,还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两栖登陆作战,所以闽越人这边绝对是想不到汉军会从大海上来。

  毫无疑问的,这将达成大军抵达战场的突然性。

  李当户这一年多的水军都督也不是白当的,他努力学习总结分析,已然是对水军有了相当的了解。

  就像是计算各艘海船的装载量,他在心中快速计算了一番,很快就有了答案。

  “将军。”

  李当户行礼说道“此去东瓯,有熟知海路的向导带路,顺风的话五日可至,最多不过十日。算上携带的粮草军资,大海船一艘可载二百五十兵,小海船可载一百五十兵。只不过需要挤

  一挤。”

  这么一算下来,差不多一趟就能运送一万两千多人马。

  只不过李当户说是挤一挤,实际上那是非常挤,因为还要算上船上的水手,算上粮食淡水等生活物资,算上随军的粮草与兵器甲胄甚至马匹什么的,那拥挤程度估摸着堪比十五世纪最

  赚钱的海运生意。

  当然了,像是李当户与公孙敖这儿,生活环境自然不会那么拘谨。

  “可以了。”

  公孙敖满意点头“只要能将万余精锐送到东瓯城外,必当一战胜之!”

  他们都对汉军的战斗力有绝对的信心,万余精锐突然出现在了战场后方,必然会大获全胜。

  理论上来说,这个说法是没错的。

  可实际上他们却是忘记了一点,那就是晕船。

  虽然集中在会稽郡的人马大都是南方各郡的郡兵,且以楼船士为主。

  可江河湖泊与大海是不同的,大海上的波涛翻滚,是平静的江河湖泊所难以比拟的。

  这还是在冬季出兵,没有受到台风的影响。

  若是夏季的话,一旦遇到台风非常有可能全军覆没,都沉到了海底去喂养鱼虾。

  等到被精挑细选出来的万余精锐上了船,沿着大江一路出海南下,晕船的事情就开始不断出现。

  明明是身强力壮的七尺汉子,可却是上吐下泻面色苍白,仿佛下一刻就会背过气去。

  这等状况,真是将随军的公孙敖给急的要死。

  “将军。”

  李当户眼看着不是个事儿,只好上前进言“不如靠岸?”

  这个时代的海船出海,基本上都是沿着海岸线走,因为缺乏技术和仪器,深入大海的话会导致迷失方向,沿着海岸线走能够以陆地作为参考物。

  此时船队距离海岸线并不远,就在视线可及的范围之内。

  眉头紧锁的公孙敖,沉声询问“这等状况,需要多久才能恢复?”

  “上岸之后,三五天吧。”李当户想了想回应“再严重也不至于要十天。”

  “不可。”

  听闻此言,公孙敖当即摇头“没那么多时间,东瓯那儿不知道能够坚持多久,若是东瓯被攻破,那就麻烦了。”

  东瓯国打不过闽越国,现在国都东瓯被围困,若是被攻克的话,那攻城战可不好打,是需要拿人命去填的。

  “加快速度,尽快抵达东瓯城。”

  面对这个命令,李当户只能是无奈的应下了。

  大海行舟,全靠风与洋流,这可不是主将说一句加快速度就能办到的事情。

  好在他们的运气不错,最终在花费了六天的时间之后,船队终于是抵达了东瓯外海。

  接下来,就是登陆了。

  这个时代的登陆作战,可没有什么设施完备的海港可以用,全部都是用小船接驳。

  大海船下锚收帆停下之后,将随船携带的小舢板放下去,人员与物资上到小舢板上,用划桨的方式送上滩涂登岸。

  用这等效率极为低下的方式,想要将万余人马与众多物资送上岸,至少需要好几天的功夫。

  公孙敖转来转去有些急切“不能靠过去吗?”

  “将军。”

  李当户耐心的解释道“强行靠岸要么搁浅,要么触角,船是直接完了,而且也不确定能直接上岸,若是翻船了,那可就全都完了。”

  公孙敖点点头,表示理解。

  这些海船造价不菲,而且上面的人也是属于水军的。

  他这次虽然从天子那儿拿到了指挥水军的虎符,可也只是在平定三越的战争之中有效。

  人家本质上,与他并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。

  若是情况紧急,自然什么都顾不得了。

  可上岸之后派出的侦骑回禀,说是东瓯城虽然被围困,可看上去还能坚持一段时日,这就没有了强行冲滩的必要。

  “以后要在这儿建造海港。”李当户观察了岸上的环境说道“至少也要修几条深入海中,能够停靠船只的栈道。”

  “不错。”

  公孙敖点头表示赞许“这里位置靠近东瓯城,无论是运人还是运粮运物资,都是海运方便。修建海港,可以有效加强朝廷对这儿的掌控。”

  两人都支持修建海港,只不过修建的费用与人力,却是都没有去提。

  他们是军人,只管打仗的事情,如何修建海港什么的,那都是天子下令,自然有人去做。

  花费了好几天的功夫,军士与物资终于是被送上了岸。

  公孙敖不敢耽搁,留下一批症状还没有缓解的军士,带着上万人马急匆匆的向着数十里之外的东瓯城奔去。

  而留在了岸上的李当户,却是在考察着海港的环境,还打算修一条从海港通往东瓯城的道路。

  真是干一行爱一行,李当户现在已经完全进入了水军都督的角色,到哪儿想着的都是修海港。

  汉军的突然出现,大出闽越国的意料之外。

  他们自然是知道汉军在外围集结兵马的事情,可之前已经分兵封锁各处,那些汉军就算是不顾损失的翻山越岭而来,没几个月的功夫也别想到这儿。

  几个月的时间,足够他们攻破东瓯的了。

  正因为如此,所以围城的闽越国兵马,完全没有防备后方的意思。

  等到公孙敖发动攻击,闽越国的兵马不出意外的被打到崩溃。

  战斗过程没什么好说的,一如汉军击败数不清的敌人那般的乏善可陈。

  打赢了之后,公孙敖派人去叫门,确认了来的的确是汉军后,东瓯国这才开门出迎。

  一众人出来之后,公孙敖这才看到,居然都是披麻戴孝的。

  原来是东瓯王欧贞鸣在之前战死了,现在管事的是其子欧望。

  欧望受够了与闽越国绵延不绝的战争,一见到公孙敖就提出要举族内附。

  心中狂喜的公孙敖,假意推辞劝说了一二,随即就拍着胸脯保证“此事包在某的身上,这就派人去给天子送信,绝对不会亏待于你。”

  汉军不断分兵,去攻打封锁通往会稽郡各处路口的闽越国兵马,外围的汉军逐渐抵达了东瓯城外。

  而被俘虏的闽越国俘虏们,则是被押解去了海边,开始建造海港与栈道,通过海运的方式为数万大军提供后勤支持。

  在等待天子回复的时候,公孙敖的目光已经看向了南方。

  尝到了两栖作战的甜头,他打算再来上这么一次。

  而这次的目标,就是闽越国的国都东冶,也就是胡建省的胡州市。

  PS:拜谢书友柳燧风的100点打赏支持,感激不尽,拜谢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iquge777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quge777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